您现在的位置是:行情 >>正文
关,哪些暗藏玄机破4比特币突背后狂欢万美元大
行情6人已围观
简介上周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嗨翻了天!比特币像个兴奋的孩子,一举突破4万美元的心理关口,单周大涨7.6%。以太坊也不甘示弱,稳稳站在2200美元上方。但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那些本该"凉透"的迷因币和Terra系列代币居然也跟着疯狂起舞,特别是USTC和LUNC这两个"僵尸币",在币安上架合约后竟然暴涨300%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泡沫,看来投机资金永远改不了爱凑热闹的本性。美联储的"鹰鸽大战... ...
上周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嗨翻了天!比特币像个兴奋的孩子,一举突破4万美元的心理关口,单周大涨7.6%。以太坊也不甘示弱,稳稳站在2200美元上方。但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那些本该"凉透"的迷因币和Terra系列代币居然也跟着疯狂起舞,特别是USTC和LUNC这两个"僵尸币",在币安上架合约后竟然暴涨300%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泡沫,看来投机资金永远改不了爱凑热闹的本性。
美联储的"鹰鸽大战"正热闹
最近美联储内部的分歧特别有意思。几位鹰派理事突然改口,说美国经济已经出现降温迹象,通胀得到控制,不需要再加息了——这话从一个多月前还高喊"加息不止"的人嘴里说出来,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更戏剧性的是,10月核心PCE数据年增率首次下降,从3.7%降到3.5%,这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。但美国商务部随后又宣布三季度GDP增速上调至5.2%,比我预想的4.9%还要强劲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局面:通胀降温,但经济依然火热,传说中的"软着陆"似乎正在成为现实。
不过鲍威尔主席不愧是市场"老狐狸",眼看着大家对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,他赶紧出来泼冷水:"谁说我们要降息了?"但说真的,这种官方表态听听就好。你看他话里话外都在暗示:核心通胀六个月年化只有2.5%,离2%的目标很近了;利率已经处于"高度限制性"水平...这不就是在告诉大家加息周期到头了吗?难怪市场根本没把他的"警告"当回事,比特币反而借机站稳38000美元。
机构资金正在疯狂涌入
现在的情形让我想起2020年底的DeFi夏季。比特币现货ETF的概念火到什么程度?光是ETF代币预售就突破200万美元!不只是币圈老玩家,连传统对冲基金都坐不住了。有趣的是,由于FTX事件的阴影还在,这些机构不敢直接在交易所开户,反而把目光投向了比特币期货ETF。
这里有个耐人寻味的对比:比特币期货ETF规模已经突破14.7亿美元,超过了2021年比特币69000美元时的峰值。MicroStrategy更是大手笔,上周又斥资6亿美元增持16000枚比特币,现在他们家的"比特币保险柜"里已经躺着17万多枚了,平均成本才30252美元。这不就是典型的"别人恐惧我贪婪"吗?
但我必须提醒各位:狂欢的时候也要保持清醒。比特币涨势这么猛,资金很可能已经开始外溢到其他币种。以太坊就是个明显的目标——毕竟比特币现货ETF要是获批,以太坊ETF还会远吗?不少业内人士已经开始布局以太坊的补涨行情了。
投资建议:且涨且珍惜
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现在的市场情绪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记得我在10月23日那篇《当下行情怎么说?牛来了?》中就建议大家大胆买入30000美元的比特币,现在看确实是个不错的买点。但四万关口已破,市场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,这反而让我心里不踏实——总觉得缺了一根"针"来检验这轮上涨的成色。
我的建议是:长线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,但短线玩家最好在42000美元附近考虑减仓。记住,一定要设好止损!我见过太多人把短线做成"传家宝",最后利润回吐甚至亏损离场。如果你实在舍不得卖,至少把止损位提高到40000美元。
最后预告一下,接下来我会为大家分析其他潜力赛道的龙头项目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,我会不定期分享最新市场动态和项目点评。投资路上,我们一起抱团取暖!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交流。
Tags:
相关文章
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,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
行情今年二季度的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专业投资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比特币ETF市场,但令人意外的是,普通投资者仍然牢牢掌握着市场话语权。机构持仓创纪录彭博社的分析师James Seyffart最近分享了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:仅在今年第二季度,各类机构投资者就增加了57,375枚比特币的持仓,总价值达到惊人的336亿美元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,当时整个市场还在讨论机构是否... ...
【行情】
阅读更多在台北区块链周来场不一样的Web3之夜
行情每年12月,台北都会迎来区块链圈的年度盛会。今年12月11-16日的台北区块链周(Taipei Blockchain Week)即将拉开帷幕,但我想特别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精彩活动。不仅仅是论坛和演讲说实话,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区块链会议,我发现最难忘的反而不是那些正儿八经的演讲环节。真正有价值的人脉交流往往发生在会后的happy hour,在轻松的氛围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。REYIELD ... ...
【行情】
阅读更多OpenAI的天才困境:当技术优势变成商业负担
行情最近科技圈上演的"奥特曼回归记"虽然落下帷幕,但OpenAI的烦恼远未结束。说来有趣,这场戏剧性回归背后最大的功臣竟是微软——这家科技巨头今年不仅豪掷100亿美元追加投资,还调动了自家研究院的精英团队,全力帮OpenAI把GPT-4这样的尖端技术转化为实用产品。微软的Plan B但鲜为人知的是,就在今年9月,微软研究院的Peter Lee接到一个秘密任务:开发OpenAI的替代品。谁能想到,微软自... ...
【行情】
阅读更多